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环球视点!为什么说心直口快,特别容易得罪人?

来源:曾仕强 2023-04-14 18:05:33
【曾师人生智慧百问百答】专栏,是以纯正的曾教授智慧,点对点,准确深入地开解各行业易友们反馈过来的问题。 同时,让更多遇到同样问题的易友,获得启发,走出困扰,实现新生。 今天,我们将推出“曾师人生智慧百问百答”第19期内容,欢迎来提问。今日问答问

为什么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如何改善?

有的人心直口快,心里藏不住事、沉不住气,有事就一定要掰清楚、说出来,这样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也很不利。


(相关资料图)

其实,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让其改善。

正确认识心直口快

所谓的说话不经大脑、心直口快老得罪人,其实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面就是这么想,所以才会脱口而出。

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要改变的话,只有先改变你的认知和思维模式才可以。

在开展人际关系前,首先我们要想想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人大致上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忠义之士,为正义而牺牲在所不惜, 这种人又叫做硬汉。

别人不敢说的他说,别人不敢做的他做,这就是硬汉。心直口快的人,也是硬汉。我很佩服这样的人,但我不希望人们都做这样的人。

做硬汉,要承受一些痛苦。比如,你要受很多的苦难,你要得罪很多人,否则别人怎么知道你是硬汉。

此外,你不能变节,做硬汉最可怕的就是变节,即做到一半不做了。做人应该有正义感,但是小心被利用。

如果你所知有限,又充满正义感,就很容易被别人拿来当工具。

第二种是顺民,即唯唯诺诺、听话、保平安、少惹事。

老实说, 不是硬汉,非要他当硬汉,他很辛苦 ;不是顺民,非要强制他当顺民, 他也很痛苦。

如果这两种人你都不想做。

那你还可以走第三条路,做隐士,即不闻不问免得生气,反正都是别人的事。

这种人既不会有什么贡献, 也不会惹什么麻烦。

在这三种人中,做硬汉很辛苦,做顺民划不来,做隐士也不容易。

一个人要做到完全不闻不问是很难的。

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总希望参与社会事务,总需要有点作为,所以隐士其实不容易当。

那怎么办?

好在中国人从来没有走投无路的时候,既然三种人哪个都不好当,那我就三合一。

该当硬汉的时候,就当硬汉。也就是该心直口快的时候就心直口快。该闭嘴的时候就闭嘴,该假装看不见的时候就得看不见。

所以,不可完全否定心直口快,也不可随时心直口快。

要根据场景、面对的人、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决定是否要心直口快。

明白“听话不如“看”话

中国话很不容易听,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难处。

中国人要人家不要 “听”话,其中含有“中国话不可以用耳朵听”的意思,必须特别小心。

“不要听他的”,包含“不要听他的话”,也包含“不要单凭耳朵听他的话”的意思。

中国人很少说:“听他说什么。”反而常常告诫我们:“看他怎么说。”也就是说,中国话不适合单用耳朵听,应该配合眼睛看。

中国话听起来含含糊糊,“看”起来清清楚楚。

中国人不喜欢讲一大堆,只喜欢简单明了,短短一两句话,含意很深,所以“看”了之后,还要多想。

如果不用心想,还是弄不清楚中国人的话意。

也就是说,“看”话不能单凭一双眼睛去看,还要动用“心眼”,才能够真正看清楚,才能领悟“话中的话”,以及“话外的话”。

一句“你看着办吧”,究竟是“全权委托你”,还是“猜猜我的用意”,甚至“居然搞成这样子,你自己收拾烂摊子吧”?

短短几个字, 足够让别人思前想后了。凡是耳朵听不懂的时候,就要用眼睛看,还要动脑筋,结果呢?

你看着办吧!如果你了解了中国人的这种习惯,在别人讲话时,你会先思考他们背后的意思,这样就不会马上开口说话了吧?

知道“先说先死”的后果

在中国社会,一般是先说先死。

先说的人说出一番道理来,后说的人很容易站在相反的立场,说出另一番道理。

虽然双方都说得头头是道,毕竟后说的人可以针对先说的人,做一番整理和修补,甚至大挖其漏洞, 弄得先说的人好像相当没有学问似的。

先说的人站在亮处,人家把他的底细摸得很清楚。后说的人若是存心挑毛病,专门挑他的缺失,保证把他整得体无完肤。

先说的人,说来说去顶多能说出道理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总有一部分被遗漏掉;

后说的人,就可以针对这些缺失来大做文章,表现得很内行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心直口快,总抢着畅所欲言,基本上会出现先说先“死”的后果。

这是必然的,不过是有的当场死,有的以后死。所谓死有先后,时间不同而已。

就因为先说先死,所以吃过几次亏、明白此道理的人,慢慢就会改掉心直口快的毛病。

本期解答由易友追易整理汇编。

【解答出处】出自曾仕强教授所著图书《圆通的人际关系》,对应视频下载易经思维APP—曾师全集--管理--《圆通的人际关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曾师智慧交流圈子】向百问百答智慧官提问吧或者在评论区留下您的问题小编会提交给团队给您解答

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